发布日期:2023-11-23 13:58:48 浏览次数:505次
昨日是小雪节气,冬季的第二个节气。南宁虽然不像北方那样“气寒而将雪”,但从小雪到冬至这段时间天气会越来越冷,容易产生湿气,让人感到更加寒冷。那么,小雪以后如何养生?冬季的饮食起居怎么做更有利于健康?近日,记者走访了相关养生专家。
起居 早睡晚起防止阳气过度消耗
传统中医将四季养生概括为春生、夏长、秋收和冬藏。《黄帝内经·素问·上古天真论》中说,“起居有常,养其神也,不妄劳作,养其精也”,冬令时节若能合理安排起居作息,就能保养神气,劳逸适度可养其肾精。
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健康体检中心主任田丽玲介绍,冬季夜长昼短,是万物生机闭藏之际。此时不宜扰动阳气,起居作息宜早睡晚起,让阳气得到充分的闭藏,身体得到充分的休养。因此,在起居上,冬天应早睡,等日光出现再起床外出活动,这是阳气闭藏是否充分的时间标准。同时也要多穿衣服保暖,避免着凉以及不必要的户外活动,防止阳气过度消耗。
着装 头颈、背部和足部需重点保暖
南方的冬季湿冷,如何抵御寒冷?田丽玲认为,冬季重点做好三个部位的保暖。
第一是头颈部的保暖,日常可选择戴帽子、围围巾。头为诸阳之会,头部暴露,易使阳气外泄。如受到寒冷刺激,易引起头痛、感冒,甚至胃肠不适等症状。
第二是背部保暖,穿棉背心是不错的选择。背部是人体阳中之阳,风寒等邪气极易通过背部侵入,引起腰背酸痛等症状,还可引发外感性疾病、呼吸系统疾病、心脑血管疾病等。
第三是足部保暖。足为三阴经之始,三阳经之终,与人体十二经脉、脏腑气血相联系。因脚远离心脏,供血不足,热量较少,保温力差,常导致“寒从脚下起”。足部受寒,最容易损伤肾阳而导致男子阳痿不育及女子宫冷不孕,还可导致男子常见的寒凝肝脉之寒疝腹痛。
饮食 宜增苦少咸多饮温热水
冬季肾功能偏旺,如过食咸味之物,肾气会更旺,容易损伤心气,影响人体健康。因此,田丽玲建议,冬季要少吃咸味食品,以防肾阳过旺,同时适当多吃一些苦味食物,以补益心气。
黏硬、生冷的食物多属阴,冬季寒凉食物摄入过多容易收缩血脉而使血流不畅,损伤脾胃而影响人体健康,因此要尽量少吃。吃过热食物容易损伤食道,大量过热食物进入胃肠后,又容易引起体内积热而致病。因此,冬季食物的选择应选温热松软之品。
水是万物之源,虽然冬季人体代谢不比其他季节旺盛,但为了温暖阳气,并保护人体的基本代谢,在这一时节饮用温热水,既能补充人体的水分,又能在冬藏的同时排除体内的秽浊之物,保证肾与膀胱的清洁。同时,冬季可适当喝点红茶,因红茶性味甘温,可补益身体,养蓄阳气,温热暖胃,增强人体对寒冷的抵御能力。
运动 减少户外活动避免出汗过多
中医认为,冬三月应以静和藏为主,从形体到动作,再到心灵都应处于闭藏状态。因此,田丽玲建议,冬季应尽量减少运动、不宜出汗过多。可进行力所能及而可持久坚持的体育活动,但要注意运动时间,运动场地以室内为宜,衣着不能过于单薄。户外活动时必须做好防寒保暖工作,不宜在户外逗留过久。运动时以微微有汗便可,千万不要让邪风有可乘之机。
另外,冬季生病需要治疗时,尽量少用发汗药、辛温发汗法。
专家提醒,“防病保健、尽终天年”是养生的最高境界,顺应自然、保养生命是中医养生的核心。“人以天地之气生,四时之法成”,因此,养生应随自然变化规律而调阴阳、适寒温,以希达到健康长寿、颐养天年之果。(黄翠巧)
指导专家:田丽玲(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健康体检中心主任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