艾乐语中医艾灸理疗养生馆

行业动态

您当前所在位置:首页>>新闻中心>>行业动态

冬至养生:躲寒躲冷 温肾健脾 预防流感

发布日期:2024-01-19 11:22:39  浏览次数:855次

12月22日是冬至节气,冬至这天也是“入九”的第一天。民间有“冬至大如年”的说法,在这一天北方有吃饺子的习俗,南方有吃汤圆的习俗。天津中医一附院院长、岐黄学者王金贵给市民做一些养生提示。

注意保暖 躲寒躲冷

冬至气温偏低,人体极容易受寒,也容易生病,所以,冬至前后养生的核心就是躲寒、躲冷。一定要做好防寒工作,特别是抵抗力低的人群,如有基础疾病的人群、婴幼儿、中老年人,更需注意保暖,以免寒伤阳气,发生流感。居室通风以白天阳光明媚、没有大风时为宜,晚间避免散失热气。要注意室内加湿,补水润燥。

起居方面提倡早卧晚起,追逐日光,充足睡眠。午间可选室外向阳避风处,晒晒后背、拍打腰膝,略做肢体活动。晚间可用花椒水、艾草水温浴双足,或用力揉搓足心涌泉穴,缓解疲劳、促进睡眠。冬季主蛰伏闭藏,为保证人体阴阳的平衡与调和,要精神的安宁和情绪的稳定,不大喜大悲,不惊动阳气,以冬眠般的状态养精蓄锐,为来年春天的生机勃发做准备。

图片.png


温肾健脾 预防流感

冬至气候寒冷,人体阳气内敛,卫气较弱,外寒侵袭人体后易发生流感。多表现为高热、乏力、头痛、咳嗽、全身肌肉酸痛等症状。脾肾阳虚衰的老年人得了伤寒,很容易直中少阴,而成为流感重症。在流感高发的季节,抵抗力较差的老年人及小孩更要保护好自身的健康。针对这一类人群,饮食上建议以温补脾肾为主,一方面可以驱寒,另一方面可补阳气的不足,守卫体表防御外邪的功能。此时可适当食用羊肉、牛肉、生姜、韭菜、桂圆、核桃仁等,同时尽量避免生冷寒凉的食物。

王金贵教授给市民推荐一款节气膳食:羊肉粥。羊肉150至250克,放入沸水内焯去血水,捞出晾凉,切成薄片。锅内加入100克粳米、30克山药及适量清水,放入羊肉片、姜片,大火烧沸后改用小火炖一小时至羊肉熟烂。最后加入葱末、食盐调味即可。羊肉可温补气血;粳米性平和,味道甘甜,具有养阴生津、健脾胃、补肺气的作用;山药益气养阴,补肺脾肾;辛温的干姜,温中健脾,温肺化饮;葱性味辛温,可散寒通阳。这些食材配合食用可温补扶虚。

自我推拿

冬至期间流感及流感后胃肠道疾病高发,王金贵教授给市民推荐一些推拿方法,调理身体。

摩关元穴:位于下腹部,前正中线上,当脐中下10厘米处。用食指、中指、无名指指腹摩关元穴。摩的力度均匀、柔和,以关元穴处微微发红、发热为佳。每次摩2至3分钟,早晚各一次。摩关元不仅可以提高抗邪能力,还能调理脾胃。

按揉足三里:位于小腿外侧,犊鼻下10厘米,犊鼻与解溪连线上。坐位伸直膝盖,以拇指指腹按揉足三里穴。按揉力度均匀、柔和,以有酸痛感为佳。早晚各一次,每次约2至3分钟,两侧交替操作。经常按摩足三里可辅助治疗急慢性胃肠炎、食欲不振、腹泻等消化系统病症。在冬季肺系疾病高发时节,按摩足三里穴,能补益肺气。流感之后好多人存在咳痰症状,按摩足三里穴,能健脾化痰,起到防病保健作用。(记者庄媛)


相关推荐

爱美女性的24小时养生攻略

爱美女性的24小时养生攻略2023-10-07

子时(23:00—1:00)——睡眠是最佳的美容圣品睡眠对于女性保养容颜是十分重要的。中···..

小孩艾灸哪里可以提高免疫力?

小孩艾灸哪里可以提高免疫力?2023-02-24

小孩艾灸哪里可以提高免疫力?艾灸不仅可以治疗疾病,还可以增强身体抵抗力,特别是小···..

藏阳气,补肾气,这份立冬养生攻略请收好!

藏阳气,补肾气,这份立冬养生攻略请收好!2023-11-11

四时养生,皆蕴藏智慧。立冬代表冬季的开始,面对即将到来的寒冷,人要学会“养藏之道···..

5种简单易行的养生方法,让你轻松拥有健康体魄

5种简单易行的养生方法,让你轻松拥有健康体魄2023-12-11

现代人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,压力也越来越大。长时间的工作和生活压力加之饮食不规律以···..

国家卫健委:以健康家庭构筑健康中国牢固根基

国家卫健委:以健康家庭构筑健康中国牢固根基2024-01-22

央广网北京1月22日消息(记者 雷妍)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,推进健康家庭建设是坚持以···..

中医体质养生|探秘湿热质的健康之道

中医体质养生|探秘湿热质的健康之道2024-01-11

体质,是人生命过程中由先天遗传(禀赋)和后天获得所形成的,人类个体在形态结构、生···..

在线客服
服务热线

服务热线

19819530833

微信咨询
艾灸理疗馆_推拿按摩店_技能培训_艾乐语健康灸养中心
返回顶部
X艾灸理疗馆_推拿按摩店_技能培训_艾乐语健康灸养中心

截屏识别微信二维码

微信号:19819530833

(单击即可复制微信号添加好友)

打开微信

微信号已复制,请打开微信添加咨询详情!